互联网龙头股排名 为了让更多人成为UP主, B站决定找AI帮忙
在抖音的即梦、快手的可灵已经持续迭代多个版本后互联网龙头股排名,哔哩哔哩(以下简称B站)终于在文生视频模型赛道完成了“补课”。日前有传言称,B站正在测试新的AI视频创作工具“花生AI”,可实现3分钟输出成片。
据参与测试的UP主反馈,使用“花生AI”时只需准备好文案或录好的口播音频,就可以让其快速生成视频。具体的方式有两种,其一是直接使用预设的模板即可快速完成成片的制作,其二则是使用智能匹配素材功能,让“花生AI”根据文案匹配相应的视频素材,让成片与文案内容更契合。
事实上,B站做AI视频生成产品几乎是必然。
早在去年的中国国际智能传播论坛上,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题为“通过B站看AI”的演讲中就曾表示,“过去一年AI内容的日均播放量同比增长超80%,AI相关UP主日活增长超过60%。B站已经成为了中国AI心智最强的社区,年轻人在B站学习AI,并且应用AI。”
“未来,在AI技术的加持下,内容创作者的门槛将会进一步降低,催生出更多优质内容,继续放大B站独一无二的价值”,陈睿当时就直白地表达了B站对于AI技术降低创作门槛的期待。
毕竟一切以视频内容为主的平台都有持续扩充创作者队伍的需求,这一点从海外的YouTube到国内的抖音和B站都不例外。
在图文时代,内容平台几乎从未有过创作者枯竭的担忧,这是因为创作门槛实在太低。从“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”到科教兴国战略,计算机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就逐步出现在国内的校园里,微机课的存在也让构成PC互联网时代主要网民群体的70、80、90后,通过键盘打字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。
但相比使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含在义务教育中,视频创作所需的视听语言、镜头运用与景别、素材拣选、节奏控制、转场特效、音频处理等技能,在学校里基本不教,即便有所提及也往往是蜻蜓点水。换而言之,如果缺乏动画、影视、设计等专业背景,普通人想要进行视频创作就需要额外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。
也就是说只有脑袋里有东西,几乎所有网民都具备图文创作的能力,但技能要求更高的视频创作就不是人人都行了。事实上,通过技术手段降低视频创作的门槛,早在2019年就成为B站、抖音、快手等平台的共识。在这一年,B站、抖音、快手都进入了商业化的快车道,而想要进行流量变现的基础就是要有足够多的流量,所以自然也就渴求创作者产出更多优质内容。
因此B站、抖音、快手当年不约而同地搞起了创作者培训活动,可是给已有的创作者办培训班固然有效,但平台的人手面对海量的创作者群体无疑只是捉襟见肘。毕竟互联网厂商宝贵的人工资源不是这样用的,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他们的优势所在。
诸如B站的必剪、抖音的剪映等视频编辑工具,通过提供自动字幕、自动对齐、模板、滤镜、美颜、降噪等工具,实现了比Adobe Premiere Pro、达芬奇等专业级视频编辑软件更加傻瓜化,就成功降低了创作视频内容的难度,由此也就有了平台借助“居家隔离”的东风,实现爆发式的增长。
但问题也随之而来,即便必剪、剪映已经做到了傻瓜式,创作者想要通过它们来创作优质内容也还需要迈过数道难关。别的不谈,视听语言、审美、节奏控制就都不是视频编辑软件能搞定的,即便同样是用必剪来创作同一题材的内容,不同创作者呈现出的作品质量也会天差地别。
因此即便有了必剪,依然有相当多有内容创作能力的用户在转化为UP主的道路上,被技术问题给拦住了。为了这批“沧海遗珠”,AI就成了视频平台“创作平权”的武器,以及实现“技术普惠”的曙光,毕竟相比传统的视频编辑软件,AI视频产品的魅力就在于更加智能。
有了“花生AI”这类AI视频产品,创作者就不需要懂视频剪辑,直接就能将文字脚本变成视频。如此一来,内容创作者与内容消费者的界限就会变得更加模糊,B站也有了让用户在两种身份之间随时切换的机会。当然,AI视频工具被推广也是有代价的,因为这类基于Diffusion Transformer架构的产品在生成画面时,依旧是基于已有的训练数据,所以很容易导致内容出现同质化的问题。
其实类似问题已经在率先推出即梦和可灵的抖音、快手上出现了互联网龙头股排名,只要是同一题材的内容,就有可能会出现画面风格和叙事方式高度雷同的短视频。但短视频平台由于内容体裁原因,AI所导致的同质化问题还不太容易被用户察觉,但以中长视频为主的B站就不太一样了,所以避免同质化将会成为“花生AI”全量上线后的一件头等大事。
恒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互联网龙头股排名 开拓者节目组以爱之名,重塑家庭育儿新视野_爸爸_观众_孩子
- 下一篇:没有了